航天是國內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最早的應用領域,近年來助推火箭翱翔太空的航天氫技術正在快速實現民用轉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在2023年,其重點聚焦液氫和燃料電池領域,推動關鍵設備國產化替代和推進氫能多元化利用,實現氫氣制、儲、運、加、用協同聯動發展。
創新實踐結出累累碩果
在全面布局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的過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內從事氫能業務的分支眾多,其下屬的子公司和分支機構所聚焦的氫能業務各有不同。
現階段,航天科技集團旗下涉及氫能布局的公司主要有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航天六院101所、航天六院11所、航天8院811所、航天工程公司、航天科技一院15所,合資企業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國創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今年以來,航天科技集團繼續在氫能領域發力,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氫能研發成果,并參與重點氫能項目建設,助力氫能應用快速發展。
航天六院101所成立于1958年,擁有我國唯一的航天液體推進劑研究中心,是國內液氫產能和用量最大的單位。12月8日,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牽頭的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液氫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研發創新平臺主要圍繞液氫的制取、儲(貯)存、運輸、加注、應用及安全等方面開展工作。
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由航天六院控股,專業從事航天氫能技術轉化研究和產業推廣應用。12月8日,航天氫能自主研制的國產“5噸/天氫液化系統冷箱”在北京成功下線。該產品是首臺連續型轉化換熱器大型氫液化系統核心設備,在智能化、單位能耗等方面均比肩國際先進水平,預計2024年投產。
6月13日,航天氫能中標唐山市曹妃甸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低碳交通能源綜合站加氫站設備采購項目,為公司下一步在曹妃甸落地液氫示范項目,擴大在京津冀地區加氫站的領域的引領作用和市場占有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月20日,航天氫能研制的國產首套使用連續型正仲氫轉化換熱器的氫液化系統一次性開車成功,該系統是中國航天自2020年以來第三套研制開車成功的民用氫液化系統。
國創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7月,國創氫能面向市場推出自主研發的GCS200A型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實現了單堆功率向200kW級的突破,產品額定功率211kW,峰值功率231kW,功率密度≥5.0kW/L。
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履行航天科技集團賦予的產業孵化、資源整合、戰略并購、投資融資等職能。5月19日,航天投資風光儲氫項目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半截塔鎮舉行開工儀式,儀式上,航天鴻源300MW風儲氫一體化項目、承德航天天啟500MW風光儲氫一體化多能互補示范項目風項目集中開工。
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698)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A股主板上市公司。5月1日,航天工程主開發的1000型堿性電解制氫系統正式下線,該系統是航天工程依托中國航天在空間站生命保障技術,結合航天工程多年來在化工領域的工程技術積累,碰撞出的符合化工設計體系和安全評價等級的大標方堿性電解制氫裝置。
廣交朋友推動戰略合作
面對著氫能行業發展和產業政策機遇,航天科技集團以氫能點燃轉型升級引擎,除自身布局外,也廣交朋友,聯合多方力量開展項目合作。
11月6日,一汽解放與東方氫能、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攀枝花市釩鈦高新區政府、四川省特檢院等五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簽約,五方就設施建設、產品開發、技術升級、標準化等方面達成高度一致,各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氫能產業方面優勢,合作共建攀枝花液氫應用示范區,示范推動液氫產業商業化應用進程,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發展新典范。
10月19日,國創氫能與比利時EcoSource公司共同簽署了燃料電池電站海外出口項目合同,致力于通過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發電,解決移動式電源需求問題。同時,大連化物所、國創氫能與EcoSource公司還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致力于共同開發歐洲新能源市場。
7月3日,寶武清能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科技研發和產業鏈的優勢,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源互補,加快推動稀有氣體在航天領域的深度應用和氫氣產業的協同布局,互利共贏。
5月31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與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成功舉行。按照協議,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將在甘泉堡經開區建設包括2GW光伏發電儲能制氫項目、60t/D(噸/天)綠氫液化工廠等在內的9個項目,計劃投資223億元。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氫能產業基金及合資平臺的建立與合作。
2023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擴展氫能產業布局,開發國內外市場,在氫能制、儲、用等產品上取得了突破。隨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其下公司在氫能領域布局的深入,其研發的許多前沿技術也在加速進入氫能產業,為國家能源綠色發展貢獻航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