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關鍵節點,由北京氫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陜西氫羿雙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羿啟未來”3MWPEM/100kWAEM電解槽全球新品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發布會匯聚了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協會代表、氫能領域資深院士與專家學者,以及戰略合作企業代表、高校科研機構代表等各界嘉賓,共同見證中國氫能裝備自主創新的里程碑時刻,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核心技術突破:三大創新重構行業技術新體系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綠氫產業正成為全球能源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氫羿能源歷經兩年技術攻堅,推出的“羿系列”電解槽,以“極致安全、高差壓運行、超長壽命”三大突破刷新行業認知:PEM單槽產氫量達600Nm3/h、AEM單槽20Nm3/h,0.01%超低泄露率構筑安全防線;3.2MPa全生命周期差壓運行技術,完美適配風電光伏波動特性;梯度化膜電極與交替密封技術,將設備壽命拉升至80,000小時,足以應對各種極端工況。
氫羿能源董事長米萬良強調,新產品的性能、能耗水平處于國內領先,較主流產品成本降低20%,標志著中國綠氫裝備在技術經濟性上趕超國際同行。低銥催化劑用量與膜電極梯度化技術的突破,為產業規模化發展奠定核心基礎。

政產學研協同:全鏈條生態構建產業發展新范式
在專訪對話中,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主任鄒吉軍教授指出,3.2MPa高差壓運行技術不僅消除了氫氧互串風險,更省去傳統工藝中20%能耗占比的壓縮環節,為“風光-制氫-應用”一體化系統提供了技術可行性。氫羿在低貴金屬陰陽極催化材料、梯度化膜電極研發上的突破,體現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果。資深經理人、陜西氫羿雙能總經理張文偉表示,在當前全球氫能產業競爭中,技術獨立性是企業的核心護城河。氫羿全鏈條自主研發的能力,意味著更低的技術風險和更強的成本控制能力。“羿系列”電解槽在性能參數上全面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甚至在部分指標實現超越,這將極大提升其市場估值。隨著綠氫需求爆發,掌握核心技術的氫羿能源,未來在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都極具增長潛力。
在揭幕儀式上,馬坊股份社書記馬洪武、鄒吉軍教授、米萬良董事長、陜西氫羿雙能總經理張文偉共同為新產品揭幕,象征中國綠氫裝備正式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東升鎮政府、東升總公司數據運營部部長蘆燦在致閉幕詞時,代表地方政府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提出,將從產業扶持、應用場景搭建、產學研協同等維度,為氫能企業提供全鏈條支持,支持氫羿能源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讓“綠氫”真正成為驅動東升鎮乃至全國低碳發展的新引擎。

產業落地展望:綠氫經濟開啟能源革命新篇章
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落地,氫羿能源已形成完整的商業化布局:自主設計的制氫系統實現等壓/差壓結構全場景覆蓋,產品廣泛應用于醫藥、化工、電力、交通等多個領域。
本次發布會不僅是“羿系列”3MWPEM/100kWAEM電解槽的全球首發,更是中國氫能產業話語權的重要突破,氫羿能源構建的“技術突破-成本下降-市場拓展”正向循環體系,正推動綠氫從概念走向現實。隨著“羿系列”電解槽的商業化落地,氫羿能源正以技術獨立與產業協同的雙重優勢,引領綠氫革命,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