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綠氫”帶來了一串機遇,也為氫氨醇項目在遼寧規?;_發奠定了基礎。8月7日,國家能源局對國家(第一批)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試點項目進行公示。其中,遼寧華電調兵山45萬千瓦風電制氫耦合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作為遼寧省唯一代表,躋身全國5個綠色甲醇產業化試點項目之列,標志著華電遼寧在氫基能源戰新產業發展的奮進之路上,精準把握產業趨勢,聚焦關鍵技術環節持續攻堅,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邁出新步伐。
綠氫為筆 繪就“低碳藍圖”

這罐“綠氫”點燃了產業升級的“綠色引擎”,調兵山45萬千瓦風電制氫耦合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是華電遼寧緊密融入遼寧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準確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要求,貫通綠色氫基能源“制儲輸用”產業鏈的有力實踐。它是利用風電場(含儲能)及輸變電工程產生的綠色風電能源,通過建立制氫儲氫站電解水制取綠氫,再結合工業排放捕集的生物質二氧化碳進行資源化利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產綠色甲醇。項目創新應用(ALK)+(PEM)混聯方式,結合風力發電曲線,適時調節不同特性電解槽的運行數量,按照“荷隨源動”方式開展柔性制氫,實現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綠色氫基能源產業鏈的閉環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就地取材 巧用“工業廢氣”

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該項目給出了“近鄰解法”。甲醇合成采用國際領先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工藝。而該項目所需的綠色二氧化碳來自調兵山化工區國投生物能源(鐵嶺)有限公司燃料乙醇工廠的排放尾氣,該工廠距離甲醇合成站僅約1公里,通過管道輸送二氧化碳,讓工業排放的“廢料”變廢為寶,成為合成綠色甲醇的關鍵原料,這種“隔壁取碳”模式,解決了上游企業的排放難題,補齊了下游項目的原料缺口,有效實現了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
試點為翼 搶占“產業高地”

華電遼寧公司還將在項目建設中應用“華電氫能”系列產品中的3000Nm3/h大功率高效堿性電解槽以及500Nm3/h PEM電解水制氫裝置,擴大華電氫能裝備的應用場景,為大功率ALK和PEM電解槽產品研發和大規模應用提供實踐平臺。通過“華電遼寧+華電科工”聯手,鍛造華電基因屬性的“科技研發、應用實踐、示范推廣”產業鏈條,為遼寧省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提供關鍵支撐,同時加快華電氫基能源專利孵化試驗田筑巢布局,再寫華電綠氫助力央地合作的新示范。
從“綠氫”到“綠醇”,從“單點示范”到“規?;_發”,華電遼寧公司的探索不僅是企業的一次轉型,更是傳統能源產業向“綠能高地”邁進的縮影,這份“氫”裝上陣的勇氣,必將點亮更多低碳未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