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即將迎來
全島封關運作的歷史性時刻
“對外開放”與“綠色發展”
正成為這片熱土的“關鍵詞”
如何以更高水平的開放鏈接全球頂尖智慧
賦能海南“向綠圖強”之路
近日
一場跨越太平洋的“氫能對話”
給出了生動的“答案”
在省科技廳“省外國專家項目”的精準支持下,加拿大安大略省前研究創新與科學部部長Gholam Reza Moridi教授與國際氫能權威Youzhi Tang博士應邀來到海南,與海南大學田新龍教授領銜的海洋清潔能源創新團隊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攻堅“高效低成本綠氫儲能”這一前沿課題。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技術交流,更是海南在自貿港建設大背景下,主動作為、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走進海南大學的實驗室,Moridi教授憑借其豐富的科技治理與產業轉化經驗,迅速指出了催化劑測試流程中的優化路徑,通過改進分析方法,顯著提升了數據的準確性;Tang博士帶來的微流控芯片快速篩選平臺等前沿技術,更是將關鍵材料的研發周期從數周奇跡般地縮短至幾天。

Moridi教授(右二)與Tang博士(右一)在海南大學實驗室對催化劑測試平臺進行現場指導。
在兩位專家的“精準滴灌”下,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催化劑,使制氫關鍵環節的反應速率大幅提升40%,相關成果已發表于國際頂尖期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標志著海南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專家團的腳步并未停留在實驗室。在與省科技廳、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單位的對接會上,他們為海南的科技創新治理和產業布局積極建言獻策。

在省科技廳,加拿大專家團隊正為海南的科技創新治理與產業布局建言獻策。
當專家們來到位于陵水的“氫能驛站”——由國電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與海南大學合作建設的省級重點研發示范項目時,他們看到了一個從制氫、儲氫、加氫到終端應用的全鏈條微縮模型。Tang博士在親自試駕了由該系統驅動的氫能小車后,連連稱贊其系統集成度,并提出了增加數據采集與在線診斷功能的寶貴建議。

“在海南,我們看到了政策的力度、科研的潛力與產業的機遇完美結合。”Moridi教授表示,“這里的開放姿態和創新生態,對于全球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

此次交流,不僅收獲了技術上的突破,更建立起了長效的國際合作機制,雙方已就聯合培養研究生、共同孵化跨境科研項目達成了穩定模式。隨著全島封關運作的日益臨近,一個更加開放、要素流動更加自由便利的海南,將為國際科技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