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戰略引領下,能源領域的綠色變革正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其中,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儲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作為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首批重點科技示范項目,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落地生根,正以創新之姿,為傳統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開辟新路徑,成為踐行“雙碳”目標的生動注腳。
該項目依托內蒙古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創新性地運用“綠電制綠氫”技術,構建起“風光儲氫+煤化工”一體化循環體系,宛如一條綠色紐帶,將新能源與傳統煤化工緊密相連。項目建設規模宏大,新建電解水制氫裝置總規模達14000Nm3/h(最大產氫量15400Nm3/h),同時配套120MW風電場、30MW光伏電站及22.5MW/45MWh儲能系統,形成了一個集發電、儲能、制氫于一體的綠色能源綜合體。
其生產的綠氫通過管道直供煤化工甲醇合成與聚丙烯(PP)生產裝置,以清潔的綠氫替代傳統煤制灰氫,實現了“綠氫換碳”的重大產業革新。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綠氫7059萬標方,可增產甲醇2.97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2.93萬噸/年,不僅大幅提升了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效能,更讓傳統煤化工產業披上了“綠色外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技術創新是該項目的核心驅動力。項目采用先進的電解水制氫技術,配置12臺1000Nm3/h電解槽及1臺2000Nm3/h電解槽,并配套氣液分離、純化裝置,同時預留2000Nm3/h實證平臺接口,為新型儲能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提供了寶貴的試驗場景。通過綠電替代傳統煤電制氫,項目實現了制氫過程的零碳排放,更通過優化煤化工流程,將更多碳元素固化為甲醇產品,成功打造出“綠色能源-清潔生產-碳減排”的閉環體系,為行業綠色發展樹立了標桿。
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儲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不僅延伸了產業鏈,打造出“風光發電-儲能調峰-綠氫制備-化工應用”的全鏈條產業模式,為氫能儲運技術的研發提供了實踐土壤;更在運行機制上大膽創新,建立起綠電綠氫就地消納的新型模式,培育了綠色煤化工技術體系與專業人才隊伍。在生態示范層面,該項目助力錫林郭勒盟朝著“北疆綠氫城”的目標大步邁進,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氫能產業集聚發展樣板,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氫能試點(第一批)名單,為我國氫能產業生態建設貢獻了“大唐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該示范項目研制的“綠電制氫耦合煤化工一體化能量管控系統”,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公示的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這一系統由大唐(內蒙古)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創新有限公司、大唐多倫瑞源有限公司、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攻關,集成了風光氫儲優化調度、功率實時平衡控制等核心功能,有效解決了風光出力波動與制氫連續生產需求難以匹配等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風光發電與制氫、儲能的高效協同運行,為高比例新能源消納提供了智能化解決方案,標志著我國在新能源與傳統煤化工產業耦合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工程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今,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儲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已全面投產,它如同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鑲嵌在北疆大地,必將有力推動內蒙古成為國家級綠氫生產輸出基地,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入強大動力,引領我國能源產業邁向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