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多用途干散貨船“雙子座”裝載中國氫能移動式船用發電艙首次“出海”,從蘇州港太倉港區發往巴西巴拉納瓜港。該套設備將安裝于一艘36米科考船,伴隨科考團隊沿亞馬遜河深入雨林,以零排放清潔動力支撐氣候考察工作。搭載該氫能系統的示范船舶,將于今年11月亮相巴西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它不僅是我國氫能船舶裝備首次“出海”的標志性成果,更將成為中國氫能技術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一張重要名片。
該臺氫能移動式船用發電艙由長城集團旗下未勢能源聯合海大清能研發、為巴西NAUTICA公司定制,系統采用高度集成化的“定制化”模塊化集裝箱設計,將燃料電池、儲供氫系統等關鍵組件完整地納入集裝箱內,可直接固定于船舶甲板。這一創新設計,不僅大幅簡化了安裝流程,還顯著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與維護便利性,有效節省船舶空間,與傳統船用燃油發電系統相比,該系統能顯著降低碳排放。

為保障此次新能源設備高效裝載,蘇州港管委會聯合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單位,依托智慧水運平臺,實現貨物與船用物料快捷申報、在線審批與智能監管,指導企業綜合運用“提前申報+預約查驗”等通關便利模式提升通關效率。

作為新質生產力出海“新引擎”,蘇州港緊跟國家戰略規劃的步伐,聚焦綠色生態發展,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儲能柜等海運安全保障技術獨具優勢的航線產品,大力發展“新三樣”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向著“新能源出口第一港”目標邁進,為國內新能源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