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備受行業矚目的《中國氫發動機產業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面向全球發布,標志著我國氫發動機產業有了自己的組織和平臺,正式邁入產業快速發展的新紀元,為我國乃至全球交通動力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發布儀式由大會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帥石金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久俊,中國內燃機學會副理事長董建福、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樹生、副理事長劉志剛,濰柴動力副總經理姜寧濤,氫發動機創新聯合體理事長帥石金,以及氫發動機創新聯合體副理事長、藍皮書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孫柏剛共同上臺啟動發布。
“這部藍皮書的編寫,源于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應對全球能源體系深度變革的迫切需要。”李樹生在致辭中強調,《藍皮書》由中國氫發動機創新聯合體牽頭,匯聚行業頂尖智慧,系統梳理氫發動機技術路徑與產業全景,深入研判發展機遇與挑戰,是我國氫能動力領域一部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權威專著。他指出,在全球能源體系加速重構、“雙碳”目標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氫能已成為國家戰略競爭和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陣地。發布的《藍皮書》,為我國搶占氫能及動力產業科技制高點、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供了發展方向和行動指南。
“我們期望,這部《藍皮書》能夠成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的重要參考、企業戰略布局的科學指南、科研機構技術攻關的方向指引。期待它能推動‘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加速關鍵技術突破與示范應用,完善標準體系,促進氫發動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李樹生說。
孫柏剛就《藍皮書》的編制背景、核心內容與重大成果作專題報告。他表示,該書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共分七章,全面涵蓋氫發動機技術發展、政策與標準體系、氫能全產業鏈布局、氫安全管理、多場景應用及未來展望等多個維度。自2024年5月中國氫發動機創新聯合體成立以來,聯合體下設8個專項工作組,組織百余位專家反復研討、多輪審校,歷時近一年最終成稿。玉柴、濰柴、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一汽研發總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內燃機研究所等權威機構牽頭各章節與數十家單位共同完成編著,有力保障了《藍皮書》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李樹生進一步指出,氫發動機不僅承載著我國雄厚內燃機產業基礎的升級使命,更具備燃料適應性強、基礎設施依賴低、運營成本優等特點,尤其在重載運輸、非道路機械、船舶動力、低空飛行等難以電氣化的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減排潛力和不可替代的應用價值。發展氫發動機,是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他還透露,氫發動機已正式列入2024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獲得多部委聯合支持,產業發展迎來重大政策利好。
《藍皮書》明確,未來應重點攻堅氫氣缸內直噴、高增壓、近零排放等核心技術,加速構建氫能制、儲、運、加全鏈條基礎設施與標準體系,持續深化“政、產、研、用”多方協同,大力推進典型場景示范和規模化商用。
本次《藍皮書》的發布,不僅是我國氫發動機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全球零碳動力轉型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氫發動機將成為我國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打造綠色低碳新增長極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