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的目標是創造50萬個就業機會,減少對化石燃料進口的依賴。但它仍有一些障礙需要清除。
隨著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和越來越多的企業合作伙伴加入,印度的綠色氫產業正在積聚動力。
但是這個國家能克服經濟和技術上的障礙嗎?
印度電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國務部長Shripad Naik上周在新德里的一次商業會議上宣布:“我們想讓印度不僅成為主要的生產國,而且成為全球綠色氫出口中心?!?/p>
根據2023年啟動的《國家綠色氫使命》,印度的目標是到2030年占據全球氫市場的10%,每年生產500萬噸氫燃料。
該計劃還設想投資近920億美元,創造50萬個就業機會,減少11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進口-加上每年減少5000萬噸碳排放。
Naik表示,進展已經可見:自任務啟動以來,已向19家公司授予了86.2萬噸產能合同,并向15家公司授予了3000MW的電解槽產能。
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印度對原油進口的依賴,長期以來原油進口一直令印度的外匯儲備緊張。與化石燃料產生的氫不同,綠色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解槽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產生的。
印度商學院巴蒂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Anjal Prakash表示:“印度有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實現其綠色能源潛力,減少化石燃料進口。速度取決于投資、技術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有跡象表明,此次任務的經濟效益正朝著有利于印度的方向轉變。

安永(EY)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30年,印度生產綠色氫的成本將下降約40%,降至每公斤3美元至3.75美元之間,原因是傳輸費用、稅收和電解槽成本降低。
全球范圍內,氫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88億美元增長到2034年的近2000億美元。報告稱,未來十年,印度的綠色氫出口每年可能達到30億至50億美元,預計歐盟、日本和韓國的需求強勁。
印度公司正越來越多地與外國公司合作,以利用這些機會。
今年5月,總部位于海德拉巴的Juno Joule綠色能源公司與德國Select Energy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13億美元的協議,將在安得拉邦建立一個綠色的氫和氨出口設施。
今年6月,美國電解槽制造商Ohmium International與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與印度基爾洛斯卡集團(Kirloskar Group)組建的合資企業豐田基爾洛斯卡汽車公司(Toyota Kirloskar Motor)同意在這個南亞國家開發小型綠色氫基電網。
印度工業巨頭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和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也公布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綠色氫氣生產設施。
但分析人士警告稱,電網基礎設施存在瓶頸、能源儲存成本高、征地障礙以及電解技術仍需要進一步發展。
Prakash說,“政策和監管框架仍在演變,給投資者帶來了不確定性??朔@些障礙對于綠色氫成為可行和有競爭力的能源載體至關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