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們的創新想法有市場,哪怕剛剛起步,來到這里,我們也會幫助你們將創意變成產品,把論文變成產業。”9月4日,襄陽市“人立方”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空間站在“隆中智匯空間”舉行首場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駐路演,并獲得評委全票通過。
首場路演由車輛工程專業碩士姜駿鵬團隊進行,他們帶來的是“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姜駿鵬團隊目前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廠房,只有幾臺實驗室樣機,成為空間“零起點”孵化機制的首個標桿案例。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氫能作為清潔、高效、可持續的能源載體備受重視。電解水制氫是綠色氫能制備的關鍵路徑之一,預計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億美元。
該團隊聚焦的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使用非貴金屬催化劑,在顯著提升電解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突破了傳統堿性電解槽能效低和PEM電解槽成本高的瓶頸。目前團隊已為3所高校提供相關設備,市場反饋良好。
該項目的目標客戶涵蓋中小型氫能站、科研機構、學校實驗室及分布式能源項目等,團隊目前已與10家能源企業簽署試點協議,并計劃依托湖北文理學院氫能與動力電池技術研究室,聯合中科院某研究所、江蘇省氫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研發—驗證—轉化”一體化協同機制,持續強化技術優勢與產業對接能力。
他們入駐的“隆中智匯空間”,是襄陽市人社局打造的“人立方”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空間站三大子空間之一,核心定位是打造“從零到一”的高層次人才創新賦能平臺。無論是洽談合作、舉辦會議,還是進行項目展示,只需簡單登記,便可無償使用這里的自助水吧、會議室、路演大廳等配套服務。
該空間按“智享、智匯、智融、智創”四艙布局,形成“需求畫像—精準對接—成果轉化—產業落地”完整鏈條。以智享服務艙為例:產業人才熱力圖實時更新,缺什么人、人在哪,一屏可見;AI算法雙向畫像,崗位、政策、合作需求快速推送;78項業務一窗通辦,屬于人社部門的現場辦結,跨部門業務由人社專員協助辦理。
市人才中心主任宋嵩表示,“隆中智匯空間”將保持“小而精”的孵化尺度,持續做深做透現有四艙功能,并逐步向縣(區)輻射,從而實現“市縣聯動、產業互聯、人才互用”,讓每一個創意都有機會孵化成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