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桐廬縣2025年第三批重大項目推進活動在高新區舉行。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以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推動形成梯度攻堅的良好態勢,進一步樹立聚焦杭州“296X”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鮮明導向,營造“奮戰四季度 奪取全年勝”的濃厚氛圍,打造桐廬“5541X”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暨軍民出席,市委常委、副市長章登峰宣布開工。縣委書記馮晶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張蕙娜主持。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鈕俊,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棟,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邵偉斌、周萍英、丁干等縣四套班子有關領導參加。
本次簽約項目共12個,總投資195.81億元,制造業項目11個,總投資193.81億元,其中100億元項目1個、5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項目2個,充分體現“制造業項目優先、新質生產力優先”導向,進一步強化開發區高新區“雙輪驅動”發展格局。
總投資106.2億元的中科華悅氫能總部研發及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落戶桐廬經濟開發區,將打造8GW級的氫燃料電池和核心組件生產基地。

▲中科華悅氫能總部研發及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圖為部分應用領域產品展示)
“桐廬作為‘三通一達’二總部所在地,與氫能燃料電池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場景高度契合。”中科華悅(浙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鄭博在采訪中表示,未來將努力推動桐廬氫能產業鏈的完善與發展,實現從核心設備研發到產業落地、場景運營的全生態產業鏈布局。

▲小草綠能長三角可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
簽約落戶桐廬高新區的小草綠能長三角可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以PBAT、PLA、碳酸鈣粉、竹纖維為主要原材料,規劃建設年產200萬噸可生物降解材料與200萬噸終端制品。
“我們將全力推進項目全生態建設,打造長三角降解全產業鏈生態圈,集聚上下游企業,帶動就業創業,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助力桐廬綠色發展與生態轉型貢獻力量。” 小草綠能(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商學兵說。
28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03.36億元,其中2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項目2個、億元項目16個,以制造業和產業配套為主,同時涵蓋農文旅、房地產、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
鼎盛旺捷機械專注高端密封技術研究,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密封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應急救援、能源安全等領域,并投資20億元打造鼎盛自適應密封件總部及研發生產項目。
“初次接觸,桐廬招商團隊的專業素養和對產業的深刻理解,就讓我們倍感‘懂我’的默契與感動。”從簽約到開工,杭州鼎盛旺捷機械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暉形容桐廬服務是“分秒級別”的響應,“從理論指導到實戰操作,桐廬團隊事無巨細、處置妥帖,才保證項目推進進度如此之快,讓我們能夠安心扎根桐廬、大展拳腳。”
作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的核心承載平臺,位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桐廬新質生產力特別合作園核心區塊的桐廬高新區產業孵化園同步開工,這既是高新區加快起步并起勢的標志性工程,更將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桐廬高新區產業孵化園
據桐廬高新區籌建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汪瑤介紹,項目規劃建設產業科技研發、孵化空間、小試或中試空間等,打造以智能物流裝備、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快遞物流的倉儲、分揀、運輸、配送全鏈條,建成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人工智能”未來產業示范基地,計劃于2027年12月投入使用。
一批總投資185.2億元的項目竣工投產,標志著重大項目閉環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2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項目5個、億元項目19個,包括環球新材年產10萬噸人工合成云母項目(一期)、海康機器人智能制造(桐廬)基地、中科微至智能傳感器研發基地及快遞科技綠谷、艾羅年產2GWh儲能電池及100萬臺光伏逆變器研發生產等項目,進一步發揮了鏈主型企業“壓艙石”與“牽引力”作用。

▲年產10萬噸人工合成云母項目(一期)

▲海康機器人智能制造(桐廬)基地項目
今天的項目投入,就是明天的發展產出。桐廬將深化實施“增長100”攻堅行動,聚焦“296X”先進制造業集群,持續強化“大招項目、招大項目”的招商導向,濃厚“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推進氛圍,建立領導領銜、專班推進、閉環管理等機制,扎實做好項目審批、要素保障、基礎配套等工作,不斷鞏固梯度攻堅態勢,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活動后,與會市縣領導赴部分重點企業調研竣工、投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