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車株洲所向深圳能源集團鄂托克旗風光制氫一體化合成綠氨項目成功交付12臺1000Nm3/h電解槽及3套配套分離系統。這一核心裝備交付,不僅彰顯了中車株洲所在綠氫裝備領域的頂尖制造能力與高效交付實力,更標志著我國在“綠電—綠氫—綠氨”全鏈條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上實現關鍵突破,為全球氫能規模化發展提供了“中車方案”。

多路徑協同模式
打造氫能全鏈條閉環示范項目
深圳能源鄂托克旗項目是國內首個實現“風光發電—綠氫制備—儲氫—氫能發電—化工合成”全鏈條閉環運行的示范項目,打破了氫能產業“單點應用”的局限。它成功將新能源與化工產業緊密結合,為綠氫的規模化應用和傳統化工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全產業鏈法轉模式,在行業內具有開創性意義。
項目依托500MW風電與5MW光伏產生的綠電,配備中車株洲所新一代電解槽系統,并擁有12臺大型儲氫球罐,保障了項目的穩定運行。項目產出的綠氫一部分用于年產15萬噸綠氨的化工合成,另一部分供給30MW級純氫燃氣輪機發電,形成“綠電制氫—氫轉氨/氫發電—氨/電反哺能源網絡”的多路徑協同模式,實現了綠電價值的最大化利用。該項目構建了從能源生產到終端消費的完整鏈路,項目建設后預計每年可生產15萬噸綠氨,并能減少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四大核心優勢支撐項目高效運行
作為項目能源轉換的核心裝備,中車株洲所新一代電解槽在基礎材料、結構設計、制造工藝與系統控制等方面實現多項原創突破,以“高安全、高效率、強適應、高智能”四大優勢,為項目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五維安全防護,筑牢全域安全屏障
針對氫能生產的安全痛點,電解槽創新構建“材料—小室—槽體—系統—場站”五層縱深防御機制,實現從設備內部到整體運行環境的全域風險防控,保障系統長周期可靠運行。
能效突破行業標桿,降本綠氫經濟性
該電解槽額定電流密度較傳統產品提升54%,直流能耗低至4.2~4.4 kWh/Nm3H?,不僅達到國家一級能效標準,更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8%~10%,顯著壓縮了綠氫的生產成本。
寬幅快調能力,適配新能源波動特性
針對風電、光伏出力的間歇性與波動性,電解槽具備超強的動態適應能力,負荷調節范圍覆蓋25%~110%,秒級調節速率超過10%/s,可實時跟隨新能源出力變化調整制氫負荷,保障制氫系統與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協同。
全流程智能集成,助力無人化運營
依托數字化技術,電解槽實現“智能化+便捷化”運營升級,支持“一鍵啟停”“一鍵置換”等全自動操作功能,同時可接入場站智慧管理平臺,實現運行數據實時監控、故障自動診斷與遠程運維,為構建無人化、集約化制氫站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此次深能項目的成功交付,進一步鞏固了中車株洲所在國內大標方電解槽市場的領先地位,彰顯其從技術研發到規模化商業交付的全鏈條服務能力。作為氫能裝備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中車株洲所始終以創新為核心,深耕電解水制氫技術研發,已形成覆蓋電解槽、配套系統、場站設計的全產業鏈技術能力。
未來,中車株洲所將繼續深化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推動氫能裝備向“更高能效、更低成本、更寬適配”升級,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實現與全球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