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為期十二天的全球氣候治理領域年度盛會——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西開幕。作為聯合國框架下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氣候盛會,大會匯聚了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科學家、企業家及民間社會代表,共商全球氣候治理合作大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大會期間,由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上燃動力)的母公司長城控股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海大清能船舶(大連)有限公司與巴西JAQ、NAUTICA、ITAIPU PARQUETEC等公司聯合研發制造的巴西首艘氫能科考船——“探索者 H1(Explorer H1)”首次亮相,停靠在帕拉州貝倫市港口碼頭面向公眾開放參觀。該船包括照明、空調及廚房設備和娛樂設施在內的所有系統設備均由氫能源系統供能,可實現零碳排放;后續還將進入燃料測試階段,驗證其全氫能運行模式的完整性。
據介紹,此次亮相的氫能科考船,是未勢能源針對南美海事場景量身打造的創新成果,其核心動力來源之一“船用移動式氫能發電艙”采用了未勢能源提供氫燃料電池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另外,該船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儲氫系統兩大核心模塊均由未勢能源自主研發與生產制造,并提供全面配套服務與技術支持,融合先進氫燃料電池技術、模塊化氫能管理技術、船舶專用氫安全技術及智能化自適應控制算法,可高效將氫能轉化為電能,為船只提供穩定的日常電力供應,實現全程“零碳排放”,契合全球海事零碳轉型的核心需求。
作為巴西歷史上首個氫能船舶項目,該項目自啟動以來便得到中巴兩國政府與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從今年8月長城控股巴西工廠落成儀式上的模型首秀,到此次實船亮相,未勢能源以技術為紐帶深化中巴綠色合作,既成為兩國能源轉型的標志性成果,也標志中國氫能技術成功落地拉美,為全球氫能跨區域應用提供了標桿經驗。
據了解,2019年,長城集團氫能板塊依托包括位于嘉定氫能港的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上燃動力)在內的國內技術資源,成立“未勢能源”并開啟獨立運營。目前,未勢能源充分發揮包括上燃動力在內的氫能技術資源優勢,已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主開發。
近來,未勢能源還在氫能船舶賽道上取得突破,此前已與海大氫能完成國內首艘氫燃料電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來”號從研發設計到系統集成的全部工作,并推動其成功下水。此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未勢能源與巴西NAUTICA等多家企業正商討進一步合作,計劃將氫能技術拓展至內河運輸船舶領域,擴大中國氫能技術在南美市場的應用版圖。
未勢能源方面表示,這一舉措是長城控股集團“生態出海”戰略的重要進展;未來,未勢能源將繼續深化氫能技術研發與全球化應用,持續貢獻可復制推廣的“中國方案”,讓“中國智造”的品牌理念在全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