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能源局發(fā)布《內蒙古自治區(qū)能源局關于實施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二期和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的通知》。

根據通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二期為并網型,新能源建設規(guī)模40萬千瓦(全部為風電),制氫能力2萬噸/年,氫氣用于中天合創(chuàng)烯烴綠氫替代,配建儲氫能力21.6萬噸,項目投資業(yè)主為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公司,計劃總投資30億元,開工時間2023年6月,投產時間2024年6月。
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為并網型,新能源建設規(guī)模254.6萬千瓦(其中風電174.2萬千瓦、光伏80.4萬千瓦),制氫能力10萬噸/年,氫氣通過長輸管道送至燕山石化,計劃總投資205億元,開工時間2023年12月,投產時間2027年6月。該工程是國內距離最長、輸氫規(guī)模最大的氫氣管道輸送工程,也是氫能產業(yè)規(guī)劃落地的重要支撐性項目。
管道輸運是實現氫氣大規(guī)模、長距離運輸的重要方式,具有輸氫量大、能耗小和成本低等優(yōu)勢。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現階段主要以高壓氣態(tài)長管拖車運輸為主,管道運輸仍為短板弱項。

圖 | 甘肅省首條中長距離純氫管道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yè)白皮書2019》數據顯示,美國已有2,500公里的輸氫管道,歐洲已有1,598公里的輸氫管道。我國目前輸氫管道約400公里,管道輸氫技術處于跟跑階段,正在攻關突破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技術。我國從國家層面以及地方層面均出臺政策支持管道輸氫的發(fā)展,相關項目也處于有序推進中。
在政策支持方面,國家層面《氫能產業(yè)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2021-2035)年》提出,開展摻氫天然氣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科技部2021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35個氫能與燃料電池專項中,其中一項為中低壓純氫與摻氫燃氣管道輸送及其應用關鍵技術,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承擔。
在地方層面我國23個省64個市中,北京、天津、上海、酒泉、呂梁、保定、大連、青島、濰坊、常熟、張家港、成都、佛山等共27個市在出臺的氫能專項政策中提出積極推進管道輸氫技術研究和試點示范。
其中,酒泉提出開展純氫管道示范應用;呂梁提出到2025年,氫能運輸管道示范5條以上;濰坊專門設定了純氫管道建設的財政補貼,對總長度不少于5公里的純氫管道項目,按設備投資額30%進行補貼,總額不超過300萬元;佛山提出建立“制氫廠-輸氫管道-加氫母站-加氫子站”氫氣供應模式,先行建設高明區(qū)干線輸氫管道;唐山提出建設港口氫氣輸送管道;青島提出成立氫氣管道工程公司,在化工園區(qū)內開展氫氣管道建設試點,為加氫母站建設專用供氫管道;張家港提出到2030年輸氫管道建設里程達到3,000公里;無錫制定了氫氣輸送管道設計的安全技術要求;金華計劃在“金華氫谷”涉氫專區(qū)實施輸氫管道規(guī)劃建設示范工程;濟寧提出在民用領域實施工業(yè)副產氫管道摻氫供給民用(摻氫5%);茂名提出至2025年輸氫管道總里程達到50公里。

圖 | 我國輸氫管道分布
在項目開展方面,目前我國輸氫管道主要以天然氣摻氫管道項目為主,正逐步向純氫管道發(fā)展。2021年6月,中國石油天然氣中標河北定州至高碑店氫氣長輸管道可行性研究項目,管道全長145公里,設計輸氫量10萬噸/年。2021年7月,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在廊坊發(fā)起成立“氫能輸送發(fā)展創(chuàng)新聯合體”,聚合多方力量推進氫氣管道建設項目。2022年6月28日,設計輸氫能力7,000噸/年的玉門油田輸氫管道工程項目主體工作量按期完成實現全線貫通,打通了儲運環(huán)節(jié)“最后一公里”,為甘肅省首條中長距離輸氫管道項目,正式投運后將滿足玉門煉廠及玉門老市區(qū)周邊企業(yè)的用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