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記者從江蘇省地質局獲悉,近日,由江蘇省新能源地質調查大隊(簡稱“新能源地質隊”)承擔的“郯廬斷裂帶東側淮阜凹陷無機成因氫(氦)氣資源調查評價”項目設計順利通過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評定等級為優秀。這標志著江蘇省首個氫(氦)氣資源調查項目從藍圖走向實踐,為探索戰略性新興能源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新能源地質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圍繞國家緊缺氦氣資源,以氫(氦)氣藏為主攻目標,采用物探、土壤氣測量等多種技術手段,開展氫(氦)氣成藏模式、控制因素等研究,綜合評價該區氫(氦)氣資源潛力,圈定成藏有利靶區,為下一步勘查提供依據。
在專家評審階段,專家組對項目給予了高度肯定,指出該項目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對于優化江蘇省能源結構、保障戰略性稀有氣體(氦氣)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專家一致認為,該區域深部存在溝通幔源的深大斷裂,發育了多套良好的儲蓋組合與構造圈閉,且區內及鄰區多口鉆井曾發現明確的氫、氦氣測異常,具備良好的成藏條件。要求新能源地質隊精心組織,高標準實施,確保項目取得預期成果,為江蘇省乃至全國的氫(氦)氣勘查工作積累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