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包頭市的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業天然氣摻燒綠氫示范項目在當地多家公司成功落地,為該市工業領域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摻氫后天然氣的燃燒效率顯著提升,尾氣中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也明顯下降。”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王新宇說。目前,公司已與包頭5家重卡物流企業、12家化工企業簽訂了直供協議,并與5家燃氣公司簽訂了燃氣摻綠氫協議,聯合多家企業打造東勝興旺煤礦至華電河西電廠等5條運輸線路,運營氫能重卡110多輛。
在位于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科技示范項目現場,堿性電解水制氫生產的綠色氫氣通過緩沖加壓后全部送往大唐多倫煤化工公司替代原有煤制灰氫,用于生產甲醇和聚丙烯。
“今年4月以來,我們依托一體化能量管控平臺打通了經濟性綠氫制取的上下游技術壁壘,新能源發電端與制氫端正式開始聯動調試,實現了風光波動制氫與傳統煤化工的耦合示范。”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海賓說,截至目前,綠氫廠區已連續運行超過3600小時,產出合格高純綠氫超過1450萬標準立方米,實現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85萬噸。
近年來,內蒙古充分發揮資源、區位和產業基礎的比較優勢,把發展綠氫產業作為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利用、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促進綠氫“制儲輸用”全產業鏈先行先試。截至目前,內蒙古已建成綠氫項目7個,今年前7月,綠電直連模式下的綠氫產量達4100噸,居全國領先地位。
“這些年,我們的綠氫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優化,綠氫項目建設運營持續提速,管道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應用場景也在進一步拓展。”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胡成東說,下一步,內蒙古將重點在綠氫產業支持政策、科技創新、市場培育等方面統籌謀劃,打造綠氫產業先行區,大力推動氫能產業試點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