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o02s"><menu id="6o02s"></menu></fieldset>
  • <tfoot id="6o02s"></tfoot>
  • <ul id="6o02s"></ul>
    <fieldset id="6o02s"><input id="6o02s"></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o02s"></strike>
  • <strike id="6o02s"></strike>
    <strike id="6o02s"></strike>
  • 歡迎您訪問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
    行業分析   |  專家觀點   |  海外市場   |  其他分析
    當前位置: 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市場分析 >行業分析 > 如何填平綠色甲醇和氨“現實鴻溝”

    如何填平綠色甲醇和氨“現實鴻溝”

    2025-07-01 來源:中國能源報作者:渠沛然 瀏覽數:0

    航空與航運的綠色燃料革命已駛過理念倡導期,正步入成本競爭與產業鏈重構深水區。交通運輸業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來源之

    航空與航運的綠色燃料革命已駛過理念倡導期,正步入成本競爭與產業鏈重構深水區。

    圖片

    交通運輸業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來源之一。2024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378億噸,交通運輸排放約占24%。同時,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持續反彈,實現凈零排放存在挑戰,折射出行業脫碳的艱巨挑戰與持續推動可持續低碳燃料應用的迫切性。

    在日前舉行的2025(第十三屆)亞洲煉油和化工科技大會上,可持續低碳燃料再次成為煉油和化工行業的研究熱點。多位與會專家表示,當前,在交通領域,國內航空與航運行業在可持續低碳燃料的應用上正深陷于“綠色雄心”與“現實鴻溝”的矛盾中,還需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協同與金融工具,將溢價轉化為驅動全產業鏈升級的杠桿。航空與航運的綠色燃料革命已駛過理念倡導期,正步入成本競爭與產業鏈重構深水區。


    極具發展潛力

    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主任郭杰指出,我國交通運輸碳排放總量大,脫碳難度高。2024年中國碳排放為126億噸,交通運輸碳排放為10億噸左右,僅次于電力和工業的碳排放。因此,以航空、航運領域的SAF和綠色甲醇等為代表的可持續低碳燃料正處于政策與市場共振的關鍵窗口期,產業發展迎來綠色轉型機遇。

    郭杰表示,當前國內可持續低碳燃料產業基礎好,發展可持續低碳燃料競爭力較強。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和氨生產國且配套產業成熟完整。此外,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大、發展快,具備發展可持續燃料供應的產業基礎。同時,港口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為航運實現能源自主安全提供基礎。”郭杰說。

    “2025年,我國生物質甲醇已規劃產能325萬噸,電制甲醇已規劃產能86萬噸,綠氨已規劃產能344萬噸。受制于生物質原料有限,未來我國生物質甲醇的最大產能潛力約4174萬噸,電制甲醇產能未來可達1.4億噸。同時,綠氫產能穩步增長,綠氨最大產能潛力可達1.6億噸。”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用一組數據證實了國內可持續燃料產業未來潛力。

    隨著國際交通領域減排規則及國內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對可持續燃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在減排目標約束下,行業也將不斷通過下游需求引領裝備制造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同時,在市場機制和全生命周期評價框架下,以交通可持續燃料為切入點,推動上游能源行業轉型發展。


    解決發展的“矛與盾”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發展正面臨多重瓶頸和挑戰。

    “就綠色甲醇來說,存在規劃產能多、實際落地少、落地慢的問題。比如綠色甲醇僅內蒙古港華燃氣1個項目實現規模化生產,年產能約10萬噸。此外,約70%綠色甲醇和綠氨規劃產能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而需求集中在南方沿海港口,行業發展面臨‘產銷分離’。”郭杰舉例說。

    原料潛力與產能擴張是“矛”,成本與認證壁壘是“盾”。與會專家表示,要想2030年全球航運業碳排放比2008年下降20%—30%,2024年下降70%—80%,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近零排放的目標,可持續低碳燃料與燃料油、LNG等相比,須在完全成本上勝出。

    航空與航運的脫碳瓶頸,表面是燃料成本與供給問題,實際暴露了產業鏈從政策設計、原料循環、技術迭代到金融支撐的系統性斷層。產業不得不直面不確定性——政策利好不等于有效落地,技術可行不等于商業,體現在設施與技術斷層,凸顯產業鏈協同不足。比如加注網絡嚴重缺失,全球僅10%港口具備綠色甲醇加注能力,SAF專用儲罐在樞紐機場覆蓋率僅15%。氨燃料船舶需專用低溫儲運系統,目前尚無商業化遠洋船運營。

    與會專家表示,綠色溢價不應成為行業不可承受之重,而需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協同與金融工具重構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這就需要短期通過政策干預平衡內外市場,中期需構建“認證—原料—金融”自主體系,進一步促進行業長足發展。


    重點領域重點抓

    當前,可持續低碳燃料正從“政策試點”轉向“規模化替代”。

    航空領域,2022年我國SAF總產量約為1000噸。根據科爾尼預測,我國SAF總產量2025年底將達到13萬噸到17萬噸,2030年有望增長到57萬噸到112萬噸。從需求端看,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的《“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中提出,2021年到2025年我國SAF使用量累計達到5萬噸,力爭2025年SAF消費量達到2萬噸以上。

    據德勤中國預測,我國SAF需求2030年將達300萬噸,2050年達8600萬噸,我國SAF供不應求趨勢將長期維持SAF推廣應用需求將持續擴增。

    “雖然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當前SAF生產與可持續認證標準由歐美國家掌控,我國SAF行業標準尚未建立健全,構建自主產權的SAF全產業鏈迫在眉睫。”中國民航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主任夏祖西說。同時,能源企業還可布局一體化基地,選址優先靠近原料產地和樞紐機場港口,降低物流成本。

    從航運行業來看,目前技術突破不斷涌現,中國交付的首艘16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搭載國產甲醇主機系統,在甲醇模式下船舶能效設計指數較IMO基準線降低54.4%,單船年減碳達12萬噸。此外,據中信證券預測,2025年航運業綠色甲醇需求將達442萬噸,到2027年將突破1300萬噸,對應綠氫需求增長超3倍。

    為促進行業發展,甘少煒建議,未來可以推進甲醇和氨燃料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推動可持續燃料供應鏈建設,圍繞環渤海港口群、長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構建國際可持續燃料轉運和供應中心。同時,建立航運業可持續燃料標準認證體系,提前布局可持續燃料認證,確保燃料產品符合資質,為穩定供應可持續燃料做好充分準備提升市場競爭力。

    “中國船舶航運業在可持續低碳燃料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但可持續船用燃料供應市場尚未成熟,與航運企業建立合作,以長期協議的形式提前鎖定訂單能夠有效搶占市場份額,贏得發展先機。”甘少煒說。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突破,邁向提質增速新階段
    閱讀下文 >> 暫無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scadasaas.com/shichangfenxi/show-1009.html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市場分析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99久久精品国内|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av|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