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廣能智能裝備(浙江)有限公司與北京永氫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宣布中國首批常溫低壓氫能車、船在廣能浙江生產基地成功下線。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我國在氫能交通應用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也為清潔能源裝備的產業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作為在智能裝備制造與氫能儲能技術領域各具優勢的企業,廣能智能與永氫儲能的此次合作,是技術、制造與市場資源的深度整合。雙方將聚焦于常溫低壓氫能技術在車、船等交通工具上的研發、制造與商業化應用,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經濟的氫能交通解決方案,推動綠色低碳出行。


本次下線的常溫低壓氫能車、船,采用了創新的常溫低壓儲氫技術,有效降低了氫能儲運與使用的安全風險及成本門檻,提升了氫能裝備的適用性與經濟性。這一技術路線的成功實踐,為我國氫能交通的多元化、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

廣能智能董事長謝成國致辭:感謝各位嘉賓的蒞臨,對此次合作的重視和支持,感謝地方政府釀造的良好運營環境,對新興產業發展的殷切期盼。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各地領導的關懷與指導下,浙江廣能與永氫必將攜手共進、精誠合作,將宏圖轉化為豐碩成果,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技術帶頭人,北京永氫程永攀教授:電力大學教授/博導、歐盟瑪麗居里學者能量傳遞轉化與系統教育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首席科學家。會議上,程董指出這款低壓固態氫能車,凝聚著我們對綠色交通的執著追求,也承載著合作伙伴們的信任與支持。從材料研發到整車調試,從安全測試到場景適配,我們始終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不僅實現了續航里程、補能效率的全面優化,更在駕乘體驗、智能交互上完成了迭代升級。它不僅是一款交通工具,更是我們踐行環保責任、構建零碳生態的具體實踐。

北京永氫總經理張海:華北電力大學國家科技園項目負責人。會上張總發表重要講話,浙江廣能永氫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總投資2.5億元,三年建成達產將實現產能10億元,實現就業800人,將成為全國氫能裝備生產總部基地,產品涵蓋綠電制氫加氫一體化系統,常溫低壓固態氫能動力系統,氫油雙燃料混動系統,氫儲能系統四大產業板塊,項目落地以華北電力大學人才團隊和國家儲能重點實驗室保障,為湖州實現雙碳政策打下堅實基礎。
儀式現場,廣能張紅新總經理和永氫張海總經理簽署了企業戰略合作協議,更為振奮人心的是儀式現場同步完成了和韓國SMIK有限公司首批產品的銷售合同簽約。訂單總額高達人民幣1.27億元,實現了“下線即簽約”的開門紅,以實實在在的市場訂單為本次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批產品的成功下線與訂單的簽署,是一個輝煌的起點。廣能智能與永氫儲能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加速后續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產能布局,不斷拓展氫能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邊界,攜手產業鏈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氫能產業的繁榮發展,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貢獻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