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海力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在江蘇省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隆重舉行。這座總投資達5.5億元的數字化標桿工廠,將會成為踐行海力達2030復興戰略的關鍵落子,同時也標志著擁有百年積淀的制造隱形冠軍向工業4.0邁出堅實一步。常熟市委、常委等相關領導,中航資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兵,新航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高志遠,海力達全球CEO沈俊豪,新航科技副總經理劉世身,豫新黨委書記張江波以及眾多重要嘉賓共同出席了奠基盛典。

智能升級打造新質生產“力”
海力達全球CEO沈俊豪向在座嘉賓介紹了二期項目:新工廠項目毗鄰已成功運營的一期工廠,規劃新增3.73萬平方米廠房,將專注于新能源熱管理模塊及其關鍵閥類產品和氫能閥類產品的研發、測試與制造,新增產線具備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夠實現全自動實時動態追溯,滿足最嚴苛的質量標準,為全球客戶提供更高精度、更高性能、更高品質的熱管理、氫能閥類解決方案。
二期項目預計兩年內竣工,預計到2030年熱管理產品產能可滿足千萬輛級新能源汽車的配套需求。產品不僅面向中國市場,還將出口至歐美等海外市場。項目規劃未來總投資額近5.5億元,規劃從新能源車用進一步拓展至車用以外的多元工業領域,推動多產業技術升級。

深度的智能化改造,不僅將會提升海力達精益生產水平和制造效率,還將通過更高的數字化水平與自動化技術推動企業數字化變革,賦能海力達2030復興戰略的達成。
* 構建智能中樞:全面部署MES(制造執行系統),實現生產全流程數據的實時采集、透明化監控與智能分析決策支持。
* 升級智慧物流:引入無人叉車(AGV)等智能物流裝備,優化車間物料精準配送,大幅提升自動化水平和作業安全性。
* 打造數據閉環:深度融合現有精益生產體系,打通生產、質量與倉儲管理數據流,構建高效協同、持續優化的數字化閉環管理體系。
扎根高質量發展立足先進制造基地
奠基儀式上,海力達全球CEO沈俊豪回顧了海力達在常熟的本土化歷程。自2011年海力達設立一期工廠,經過十余年的高效運營,常熟工廠已成為海力達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支柱,成為海力達拓展在熱管理與氫能領域本土化創新實踐的賦能基地。2024年海力達中國實現營業收入超12億元,累計交付熱管理和氫能產品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取得突破性成績。其中,在熱管理領域,海力達為超過20款車型提供配套服務。在氫能領域,中低壓閥市占率超過20%,以自身力量加速中國氫能產業的商業化。未來,在常熟建成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科創產業高地戰略下,海力達必將達到更大目標,為全球電氣化和清潔能源轉型貢獻更先進技術與解決方案。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與培土奠基下,海力達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圓滿落幕。這座即將拔地而起的“智能工廠”,承載著海力達向未來出行科技進軍的雄心,也必將為常熟乃至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注入更強勁新動能,暢想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