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氫能示范應用的先行者,哈密市正憑借突出的資源優勢和扎實的產業基礎,全力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一系列具體規劃已清晰鋪展,年內將投運氫燃料汽車不少于1000輛。
“發展氫能產業,哈密具有明顯優勢。”哈密市副市長胡冬明介紹,當地已建成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為大規模制取綠氫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哈密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具備每年可提純氫氣18萬噸以上的潛能,隨著碳捕捉技術的應用,藍氫產能將進一步釋放。
豐富的制氫渠道,讓哈密的用氫成本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隨著后期氫能大規模應用和技術革新,成本還將進一步下降。”胡冬明補充道。
當前,哈密氫能產業應用已呈現加速推進態勢。新能源制氫以及綠氫在化工和冶金方面的應用正在加快推進;氫能交通規模化應用初見成效,已建成制加氫一體站2座,配套投運35輛氫燃料重卡和7輛氫燃料公交車。按照規劃,1座25噸/日制氫工廠和5座加氫站年內將建成,同時計劃投運不少于1000輛氫燃料汽車。產業布局上,當地正引進一批氫能裝備制造龍頭企業,計劃投資3.3億元落地燃料電池系統、電堆、供氫系統、電解槽等氫能裝備制造項目,將于年內實現本地化生產。
胡冬明表示,為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哈密將重點抓好四項工作:完善規劃政策,明確發展目標與方向,支持制儲運加用等關鍵環節;拓展應用場景,依托“氫高速、氫走廊”項目構建跨省區市交通場景,推廣氫能在冶金、化工等領域應用;強化招商,以鏈主企業為依托,招引上下游企業延鏈補鏈強鏈;融入國家示范體系,緊抓政策機遇推廣氫能交通。